媒体聚焦-华工科技马新强:补上装备短板助力品质革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品质革命,我觉得最终要靠装备,没有优良的工业母机,怎么能做出好的产品?装备尤其是高端装备,是目前中国制造的‘短板’。”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日前接受了上证报记者独家专访,他建议从政策上对先进装备制造业给予更多的支持。
华工科技是国内首家以激光、多功能传感器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一直以技术领先著称,研制出了中国首套出口北美的数控激光切割机、首套高功率激光在线拼焊装备,首台高性能光纤激光器、首台工业级紫外激光器、皮秒激光器、飞秒激光器、首条汽车白车身自动焊装生产线、首套面向汽车、用三维五轴激光切割装备……2016年,公司参与的“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打破国外在此领域40多年的垄断。
不让国外企业“卡脖子”
“你做不出来,国外企业就卖1个亿;你做出来了,它们马上降价到4000万元。有时候我觉得,产品、装备国产化后,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我们)好像也没有赚到多少钱,但从民族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讲,我必须要做!”一向温文尔雅的马新强有些激动,“长期让国外企业赚我们的钱,我感觉心疼。”
“你没有掌握最核心的技术,国外企业就可以漫天要价,就可以卡着你的脖子玩!” 马新强说。
核心技术的背后,涉及产业链控制权的争夺。马新强以自己从事的激光行业举例,皮秒、飞秒激光器是激光精密微纳加工装备的核心部件,一套激光装备卖出去200多万元,如果自己不能做激光器,就要花100多万元从海外高价购买,“利润高的部分都让外国企业赚走了。”
“当我们国内做不出的时候,你就得买国外的,价格、品质、交付都由他们说了算,虽然你是客户,但双方地位是很不对等的。”马新强说。
正是在这种忧患意识下,华工科技聚集顶尖人才和资源进行攻关。2009年,华工科技成功研发了紫外激光器,终结了中国在此领域研究了20多年没有实现产业化的历史,2015年实现皮秒超快激光器的量产,2017年飞秒超快激光器实现量产,公司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掌握激光器核心技术的企业。
“我们的产品一出来,就迫使国外企业迅速降价,通过国产化,大大降低了下游企业的采购成本。我想,这就是国有企业刻入骨髓里的使命感,或者说是情怀吧。”马新强表示。
协同创新“攻下”新能源汽车
重大装备的突破,每一套都极其不容易,哪些行业中国有比较优势?马新强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机会,他今年提交给两会的建议,就是强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协同创新。
马新强调研发现,作为国家能源革命和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面对核心技术仍存短板的困境,首先需要加大力度攻克技术创新难关。其次,现阶段企业的竞争早已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产业链的竞争,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对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关键零部件如加热系统、动力电池系统集成等领域仍未完全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尚未形成完整工业体系和开发能力。第三,从汽车产业制造环节来说,投入高、周期长,通过协同创新,可以实现研发成本和创新风险在产业链上的有效分散,提升整体创新效率。
马新强建议,鉴于目前完全基于利益驱动的产业链上下游自愿协同创新在我国尚未形成,需要政府出台政策进行引导。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比如汽车轻量化等,可以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支持,促成上下游的创新协作,形成标杆案例。
“不仅要把注意力放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上,更应该结合车身轻量化、动力电池精细化管理等技术创新,全方位推动技术进步。”
力推大客户战略
汽车产业一直是华工科技发力的重要应用市场。马新强介绍,近年来,公司针对新能源汽车开发了多款产品,“我们首创的新能源汽车用风加热器,目前占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60%以上的份额。”
这是一款获得特斯拉订单的产品。“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公司储备了较多的产品和技术,包括面向汽车轻量化的激光加工技术、传感器、汽车零部件追溯。国内首条全 铝车身激光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就是我们做的。新能源汽车没有发动机,需要新的发热方式,我们去年研发的水加热控制系统能同时解决新能能源汽车空调加热与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这个产品原来是德国某企业占据着90%的全球市场,现在特斯拉和我们国内很多的自主品牌,都在使用我们的产品。”马新强介绍。
不仅是汽车,华工科技“隐形的力量”还渗透到通信、家电、钢铁、制造、3C电子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激光是一个使能技术,既可以作为传输介质,比方说运用于光通信,又可与自动化相结合,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工具。”马新强说,国家政策鼓励、下游产业升级换代,华工科技各业务将长期保持一个发展趋势。
“我们正在推进大客户战略,和客户一起建立研发中心。比如家电行业,格力、美的、海尔都是我们的客户,现在我们和格力、美的一起建了联合开发平台,它上什么新产品,跟我们一起研发。”马新强介绍,在市场开发方面,公司正力推大客户战略,“我们80%的销售收入都是大客户带来的,我们的客户差不多都是所在行业内的前三!”
“现在来看,公司在人才、产品线及市场都做了比较充分的布局,已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只要我们与国家战略、市场脚步高度契合,保持战略定力,对利润每年保持一定的增幅还是比较有信心的。”马新强介绍。据华工科技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7年度盈利同比增长39%至52.3%。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