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报》报道:做船企伙伴,助跑船舶行业“智改数转”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全球第一。抓住新一轮船舶行业快速发展机遇,华工科技积极投身高端船舶建造行业,以科技创新推动造船业远航。近日,《中国船舶报》记者专访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探寻在这场船舶行业 “智改数转” 的马拉松中,华工科技如何成为船企的坚实伙伴。
以下为报道全文:
“中国激光产业已迈入全球第一方阵。”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上,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自信地说,要让更多的中国制造业企业用得起高精尖的激光装备。
近年来,激光技术以穿透性创新打破产业边界,在船舶制造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船舶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深蓝海域书写中国造船的新坐标。马新强表示,在绿色低碳、“智改数转”的发展趋势下,船舶工业目前主要面临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三大核心挑战。华工科技正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助力我国造船企业破解难题,用硬核科技助力我国船舶工业由大变强。
1 让制造更高效、绿色、人性化
作为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华工科技利用在激光产业的绝对优势,直击船舶工业痛点,自主研发了以高端激光切割装备、激光清洗装备、全面划线机、激光复合焊接装备为代表的船体构件制造智能装备,以柔性智能备料线和柔性智能焊接线为代表的船体构件制造智能产线,以及视觉分拣、数字孪生等数字化产品。
马新强表示,真正的“智改数转”不是简单地用机器替代人工,而是通过技术创新让制造更高效、更绿色、更人性化。
面对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华工科技自主研发全球首台全面划线印字机,工序中所需要的装配线、加工符号、文本编号、二维码信息全部一次性喷印在钢板上,全面替代传统人工手写的方式。这是科技赋能传统行业的有力体现,可实现船体划线的高精度、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率,并已在国内某大型船厂投入使用。同时,针对高强度钢、铝合金、复合材料等复杂材料的加工难题,华工科技积极研究激光复合焊技术,通过高精度激光与电弧协同作用,减少热影响区,提升焊接速度和质量,以更好解决传统工艺效率低且精度不足的问题。
此外,为解决船企在设计、切割、焊接等环节存在的“数据孤岛”问题,华工科技开发了智能激光装备云平台,可无缝对接Tribon系统、交互式CAD/CAE/CAM系统(CATIA)等,实时调整加工路径,实现设计、生产、供应链数据实时交互,通过数据仿真模拟建造过程,提前发现设计缺陷,减少返工率。
近年来,华工科技已承接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威海基地切割下料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项目、济宁能源新能船业绿智工厂项目、威海船厂数字化绿色智能工厂项目等。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实施完成了50多个智能产线、智能工厂项目。
其中,华工科技完成的智能切割下料线攻克了“全流程钢板下料智能混合套排料技术”“基于弱特征高精度定位与识别技术”“切断线智能生成及识别技术”“基于启发式优化的分拣机器人柔性化分拣配盘”“基于群体协同规划的AGV混场调度优化”等多项核心技术,可用于完成多种厚度板材/型材的集中下料和超柔性生产,实现板材/型材从入库、出库、上料、打码、切割、分拣到转运等环节的智能化、无人化生产,实现钢板切割下料自动化率100%、视觉识别准确率99%、分拣自动化率95%、配送准确性100%,材料利用率提升至87%,效率提升将近10倍;智能化焊接线攻克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小组立自动组对点焊”“全逆向建模的免示教焊接”“焊接形变控制”“激光电弧复合焊拼板集成”等多项核心技术,解决焊接变形大、焊接效率低等问题,结合厂内智能物流及数字化产品,实现薄板平面分段焊接、小组立焊接、T型材焊接生产的柔性化和智能化。
马新强介绍,以“装备智能化、产线自动化、工厂智慧化”为发展脉络,华工科技正加速实现船体构件“智能装备+智能产线+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和高端船舶绿色智能化技术的协同升级,以高端化引领、智能化赋能、绿色化发展为主攻方向,持续推动我国船舶工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2 以科技创新推动造船业远航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供应链环境,马新强坦言,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十分重要。华工科技在设备人机交互界面,船舶程序转换软件,喷码划线转换软件,坡口、管材、球扁钢套料软件,废料分断软件,自动化套料管理软件等领域已基本实现100%自主化。与之对应的,为满足船企生产需求,华工科技还针对性开发了喷码切割一体机,球扁钢切割产线,大件、小件倒棱设备等专用设备。
当前,华工科技正在投入研发力量攻克面向厚板的激光复合焊接技术、基于机器视觉的中大组立焊接技术、基于多工序的数字孪生技术、船舶全生产域多源感知与精准调控等技术,以高端化引领、智能化赋能、绿色化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焕新升级,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开发出更多适配行业及客户需求的新工艺、新产品、新方案,推动智能制造在更广泛领域应用落地。
“我们的关键词就是‘敢想敢干’。”马新强表示,船舶工业的“智改数转”是一场马拉松,华工科技愿做船企身边的“长期伙伴”,用硬科技助力我国从造船大国迈向造船强国。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自主研发力度,锚定‘全球首发、行业领先、专精特新’的目标方向,进一步探索新领域、新赛道,打开战略空间。”马新强表示,首先是加大在高端光学元件和精密控制系统领域的研发投入,华工科技已组建专项研发团队并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争在未来 2~3 年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其次是发力自主创新、产业链协同创新,加强与国内供应链伙伴的合作,推动上游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进程,形成完整的国产化产业链;再次是在提升自主化率的同时继续拓展海外市场,加速全球化布局,通过技术输出和合作研发,进一步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最后是在持续维护迭代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客户需求,结合已有技术,推出更多面向船企客户的产品。
华工法利莱切焊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是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又称华工激光智能装备事业群。华工激光智能装备事业群成立于2003年,是国有控股高科技上市公司华工科技(股票代码000988)核心子公司,公司前身为澳大利亚FARLEY、LASERLAB公司,FARLEY·LASERLAB是业界公认的世界切割与焊接技术知名国际品牌。
华工激光智能装备事业群致力于为国内外制造业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激光切割机设备、激光焊接设备、激光清洗、白车身激光加工装备等多个系列工业激光设备及智能装备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工程机械、钣金加工、桥梁建筑、钢构建筑、航空航天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