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新闻资讯

您的位置 : 首页/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我与激光的难舍情结

发布时间:2010-11-17 | 关注:202 | 来源:
    激光的英文名称为Laser,原按其读音将之直译为“莱塞”或“镭射”,后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根据其特性将其命名为激光,意为受某种激发而产生的光。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大学读书时只知道“莱塞”这个名词,而对其具体内容则一无所知。没想到的是,在我进入知天命之年后,才第一次接触到激光技术,但却与之接下了难舍难分的情结。
 
    1999年10月8日,我工作所在的湖南涟源钢铁集团公司与原华中理工大学(今华中科技大学之一)签定了“轧辊激光表面处理工艺”技术开发合同。当时我担任涟钢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主持中心的日常全面工作,此项目涟钢方面的负责单位为带钢厂和技术中心。为了培养激光应用方面的人才,我安排了一位学金属压力加工的工程师参与此项工作,项目开展后不久,该同志就调到其他部门去了。此时一下子难于找到合适人选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尽管当时我行政事务缠身,但仍一头扎进了该项目组,参与其大量的试验研究及组织协调工作,并从此迷上了激光。
 
    带钢厂的粗轧辊在十分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经过上十次的现场试验及修正,得出了最佳的处理工艺参数,提高了轧辊表面的强韧性、耐磨性、耐热裂性、抗剥落性以及抗热冲击性,轧辊寿命提高两倍以上,华工激光生产的5KW横流激光器也经受了极其恶劣的环境条件的考验。在此期间我向李志远、李家熔、程愿应、唐霞辉等教授学到了很多激光方面的知识,也与他们结下了至深的情谊。2004年 8月13日,“轧辊表面激光强化工艺与装备”项目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技术鉴定。2004年我还应用所掌握的激光知识成功地为涟钢引进了价值数十万美元的转炉炉衬激光测厚仪,解决了当时转炉补炉的难题,转炉炉龄也提高到10000炉以上。
        HGL-98型5KW激光淬火机床正在涟钢工作
 
    2004年6月,我愉快地接受了时任华工激光公司总经理的阮海洪的真诚邀请,受聘为该公司的研究员。离开母校34年后,重返母校,就象游子回到母亲的怀抱,回到阔别多年的家,内心感到十分亲切。当时阮总已在校内给我安排好的住房四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我每天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天然的氧吧里,感受到母校的温暖、幽雅、辉煌与灿烂。我这次是抱着感恩、报恩的心态来的,母校培育了我,不仅使我有了知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使我懂得了如何做人的道理。我要加倍努力工作,不负母校的培养。
    我报到后工作的第一站即为法利莱公司,当时阮总要我就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作一些调研工作。我一到法利莱公司就听说其主要负责人邓家科、李斌两人曾经相约:要为发展和壮大中国自己的激光切割机产业奉献一生,他们的壮志豪情也深深打动并激励了我。在此期间最令我兴奋和激动的是亲自参与了第一台国产化的P3015数控激光切割机的试制工作。当我们战胜盛夏时节的高温酷暑,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终于在2004年7月7日下午6时将第一台国产化的、并经预验收合格的激光切割机成功发往合肥,我们说不出有多高兴!2004年9月,因工作需要我来到华工激光技术中心工作,而邓家科、李斌、郭平华、李家军、高昌波、王征、牛莅、何东旭、宋汉桥等等鲜活的名字已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2004年,与邓家科、李斌及客户代表在国产化的第一台P3015数控激光切割机旁
 
   在技术中心期间最令我难忘的是“激光毛化”:两次远赴地处青海高原的华鼎机床公司催交机床设备;两次赴济南钢铁公司安装调试毛化机组,在调试现场与老外暗中较劲、比拼调试进度和质量,那40多个令人难忘的日日夜夜,与我同甘共苦的伙伴们的拼搏精神、精湛技艺及他们的音容笑貌,也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2005年9月17日当毛化机床调试成功,当轧辊表面上产生了红蓝两色的等离子焰,同时出现了“唰唰唰”“嘶嘶嘶”的响声,这时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一副何等美妙的画卷,同时也似乎响起了一首娓娓动听的乐曲,我看着听着,几近陶醉,并当场用数码相机拍下了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激光毛化机床在济钢工作
 
    2006年初,因岳母病危,我不得不离开华工激光公司回到了湖南。回湘后与华工科技激光板块的几个子公司仍联系不断。2008年-2009年,在长沙接待了华工科技王中总裁等领导及相关人员,并协助李斌、熊衍军两位总经理等人参与了湖南三一重工激光及等离子切割设备重大项目招标,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举拿下了招标书中的所有设备,为母校的产业发展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在此期间与母校有关老师合作,还完成了45钢激光表面淬火+镀硬铬处理加载湿法磨粒磨损试验,为试制混凝土输送机械上的某关键零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室工作,并提出了试制工艺路线。
   2009年底,应李斌总经理的盛情之邀,我再次赴汉担任华工科技法利莱切割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高级顾问,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咨询服务工作。此时的法利莱公司已今非昔比,经过几年的发展,已从单一品种,发展到七大系列产品,年产值也早已超过亿元。我又一次穿上了法利莱的工作服,我这一辈子,穿过不同式样的服装,从童装,到学生装,再到中山装、夹克衫、西装、工作服等等,不一而足。平心而论,上班时我最喜欢穿的还是工作服。因为工作服紧身、大方、随便、安全,更重要的是,穿上它会时时提醒我:你现在还处于工作状态,必须一丝不苟,来不的半点马虎和草率。穿上法利莱的工作服,我还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并感到无尚的荣耀和自豪,因为我们“代表国家竞争力,具有国际竞争力”。今年春节前,法利莱市场部要我在宣传栏上写几句话,我是这样写的:“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几个在市场上叫得响的产品,成就了今天的法利莱。新的一年让我们不断奋进,不懈努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这也是我对法利莱公司要吐露的肺腑之言。
 
  
2010年6月在北京国际机床展法利莱展台前
 
 “光阴似流水,转瞬无踪迹”。人总是要老的,但一个人应当“活到老,学到老”。特别是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更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并接受终身教育,这样才不致于被社会所淘汰。曹孟德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母校读书时那句“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名言至今仍在激励着我。母校那些已进入古稀乃至耄耋之年的大师们(如当代中国著名教育家朱九思老院长、“发展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张培刚教授、我们金属材料专业老师崔崑院士、人文素质教育的倡导者杨叔子院士等等)至今仍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勤奋工作的精神和态度,永远是我的楷模。我决心为法利莱公司的健康发展、成长壮大竭尽全力,把自己毕生的工作经验贡献并回报给公司、母校。

400-888-8866

华工法利莱切焊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未来科技城未来二路66号华工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 
制造基地:鄂州市葛店开发区华工科技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

售前电话:400-888-8866  售后电话: 400-889-1359

电子邮箱:farleyinfo@hglaser.com  传真: 027-87180210

激光商城

扫码获取优惠信息
参与活动赢取奖品

您的 建议意见 x

如需咨询/反馈相关问题,请拨打服务热线:400-888-8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