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激光法利莱通过科技成果鉴定两项目获得高度评价
发布时间:2011-05-18
|
关注:261
|
2011年5月15日,华工激光法利莱主持承担的“轿车车身顶盖激光焊接柔性生产线”及“安全气囊面板激光弱化设备”两大项目,顺利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由著名机械设计与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导谭建荣、江淮汽车总裁安进、东风汽车总公司总工程师黄松、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孔建益、武汉大学教授程志毅、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刚炎及湖北省机电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夏利霞等专家教授所组成的专家鉴定委员会,对项目的实施和科研成果的取得给予了高度评价。
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郑春白、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邵新宇、华工科技总裁王中、华工科技副总裁闵大勇等领导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华工激光法利莱高级技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段正澄等参加了鉴定会。
鉴定委员会专家及湖北省科技厅、华中科技大学、华工科技领导一行首先参观了“轿车车身顶盖激光焊接柔性生产线”项目应用单位—神农汽车公司,之后参观了华工激光公司工艺中心和法利莱生产车间,对我公司在高科技激光产业成果转化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
“科技成果鉴定会”上,专家们听取了华工激光法利莱总经理李斌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审查了有关技术资料、查新报告、测试报告以及使用报告等文件,观看了录像,并进行了现场考察和质询。经过认真讨论,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轿车车身顶盖激光焊接柔性生产线”技术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成果在神龙汽车公司成功替代了进口产品,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安全气囊面板激光弱化设备”填补国内空白,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该项目成果已在长城汽车公司取得批量应用,成功替代进口产品,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之前,轿车车身焊接设备全部依靠进口,是我国汽车装备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国内汽车大多采用传统的电阻焊,其密封性不好,需加装镶条,成本高;激光焊接能压缩车身结构件本身的体积,减少车身重量,降低汽车油耗。
围绕我国汽车工业新一轮的发展,为了实现民族汽车工业关键部件制造装备的自制,为国内汽车生产商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激光加工生产线,华工激光法利莱根据自主创新的关键成套技术,加强了激光在汽车领域应用的研究,成功开发出应用于汽车整车自动装配线的“白车身车顶盖激光焊接成型系统”和针对汽车仪表板半切工艺的“安全气囊面板激光弱化设备”。
作为国内首套汽车白车身激光焊接成套设备,“轿车车身顶盖激光焊接柔性生产线”项目于2009年2月正式启动,经过近两年技术攻关,目前已成功应用于神龙汽车公司整装焊接生产线,焊接速度达到4.8米/分钟,比世界上同类型设备快30%,但价格比国外同类型生产线低40%,打破了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填补了国内空白,将激光焊装工艺向前大大推进,促进了民族品牌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而激光弱化技术的发展,对解决汽车安全气囊加工工艺中出现的加工精度、功能性、安全性问题具有革命性的转变。由于该两项目成果的核心部件均为自主研发,大大降低了整机制造成本,提高了民族品牌汽车的国际竞争力。
华工激光法利莱两大项目顺利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标志着华工激光法利莱自主研发的高端激光装备在汽车行业的成功应用,对法利莱深入汽车行业高端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汽车制造装备依赖进口的局面,进一步显示了法利莱的技术创新实力。

图为专家一行在神龙汽车公司考察、参观

图为鉴定委员会专家们在“科技成果鉴定会”上热烈讨论